2011年6月18日,全民动员,像打了鸡血一样在京东抢购对折书,连我这种向来对“非必须”商品持谨慎态度的人也冲动了一把。冲动的后果当然就是到现在为止还在对着“正在出库”了2天半的订单无奈的流口水。
@和菜头对抢书行为很不以为然,认为书的价值在于阅读,而抢购低价图书则似乎是因为有些人把购买与阅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为在心理上等同了起来,并没有体现出书籍真正应有的价值。或者说低价倾销图书也是互联网界一直存在的鼓励用户贪婪之心的一种体现。
我很认同书的主要价值在于阅读,不过我倒是觉得把书买回来放着也不算是什么罪恶。书籍做为商品,自然会有它多方面的使用价值,阅读是价值之一,收藏当然也是。另一方面说,购买行为也可以看成是对书籍作者和作品价值的肯定。就我自己而言,能让我下决心买回来的书(或音像制品),多半是我已经在图书馆或另的地方看过的,所以购买这件事本身,通常不会完全是为了阅读。我向来觉得,对于书籍这种商品,在我读过(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它之前,我无法判断它对我有没有价值,我又凭什么要支付它封面上所标明的价格呢?
一周前拿到了摆摆书架的内测邀请,这是在5月底的TEDxNJU活动上了解到的一个网站。摆摆书架试图打造一个社会化的图书馆,通过捐赠、交换来更充分的实现图书的价值。基本的模式就是注册会员捐赠自己的图书,根据捐赠的数量可以获得等量的从别人那里获取图书的机会。
我很喜欢摆摆书架的创意,但是这个创意和目前的实现似乎完全基于一个不现实的基础:所有人都是善意与合作的。在摆摆书店目前的体系中,只要出现一些不合作的人,整个体系就会乱套,很快就会出现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家把好书都囤到自己手里,剩下一些价值不高的书籍在外面流通或甚至导致流通趋于停滞。
类似于京东打折这样的低价图书的存在和中国高昂的物流成本,也会更多的限制摆摆书架的发展:买一本新书可能只要不到20元,寄一本旧书给别人却需要7-12元左右的快递费用(别跟我提中国邮政的平邮业务,实践证明,“丢包率”太高了)。一本书在摆摆书架的体系中流通两三次的物流成本,就可能超过它本身的价格,这样的书籍价值实现,实在是不好让人接受。
有个叫“青蕃茄”的网站,实现了免费图书借阅、送书上门,感觉它把图书和物流这两个问题放到一起去通盘考虑,似乎是可以找到一种可靠的模式来维持这个体系的存在。不过我一直没有去体验他们的服务,不知道现在实际运营的如何。
我就没买以后都看电子书
应该都是在神秘的上海5号仓库吧~青番茄很早就访问不了了,摆摆的话,不知道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
@KiCo
看了不少电子书了,不过还是纸质的比较方便和有感觉。电子书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需要来回对照阅读时,另外国内技术书也都没有靠谱的电子版。
@hewig
嗯,5号库啊5号库,不过今天凌晨终于有一个订单被从5号库里放出来了,看来要下周一可以收到了。
青蕃茄确实有问题,有时能打开有时不能,我写这个文章时打开是正常的,这会儿又打不开了。看来这个网站是没什么前途了。
一直都看电子书,觉得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