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朋友告之“柏林爱乐”本周在南京有演出,上网找了半天没有相关信息,后来才发现原来不是柏林爱乐而是柏林交响乐团。票价是380起到4600,网上基本上是4-5折出售。不过兴趣还是不大,原因很多:1.乐团、指挥都不咋的。2.演出曲目没有什么意思。3.演出地南京人民大会堂根本不是一个适合交响音乐会的地方,演出很可能会使用扩音设备。4.经验告诉我,门口肯定有黄牛收票卖票。于是决定去直接去碰碰运气,反正听不了也不会很遗憾。
今天的天气显然不是很好,以至于我都犹豫是不是还要过去。好在傍晚的雨很小,由于就开始向人民大会堂进发。
走到离大会堂还有50米左右的地方就开看到有黄牛们活动的身影了。很快就有黄牛凑上前来,拿着960的票兴奋的跟我说,“要不要票,半价”。我点点头,伸出两根手指,他装作惊讶的样子问“两百?”,我摇摇头,说“二十”,他瞪了我一眼,走了……
再往前走走,黄牛越来越多,手上的票都是以380的居多,也有少数是高档票,报价都在半价左右。但显然所有人对于我伸出的两根手指都表示无法接受。
转了几圈,还是没有人买我那二根手指的帐,我的心里也开始打起鼓来,毕竟我是第一次来淘票。偏偏雨又开始下大了,离开场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我知道开场以后票会非常便宜,大概十块钱就可以搞定,但我不是很想失去听开场的机会),我有点失去耐心了,决定提高价码。3根手指的要价还是没能让冒大雨卖票的黄牛动心,于是我把我的价位再次提高到40元,很快有黄牛很痛快的把票卖给了我,虽然他没有忘记表演一番割肉状。
顾不上理会黄牛内心的欢喜和外表的痛苦,拿了票还是赶快进场吧。票上的座位是二楼后排的。二楼后排的座位公开票价是最便宜的,但其实并不见得是最不好的座位,虽然看舞台不会很清楚,听从理论上说声音还是不错的。因为演出的声音是往斜上方走的,经过天花板反射,二楼前中部的效果是不错的。后部虽然差一些,但往往还是会比一楼前排那些票价巨贵的座位要好,因为对于那些座位,很多音乐的声音都是从他们的头顶飘过,听起来并不好。
不过这些理论都是在没有扩音的前提下得出的,我原以为今天会用扩音,因为以前我有了解人民大会堂的不少演出都是用扩音的,但音乐开始后发现并没有用扩音,的确还有点惊喜。后来才注意到舞台的边上和顶上都临时布置了一些反射木板,才做到了不用扩音还可以演。
上半场的曲目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也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命运》。第一乐章显然是太熟悉了,但乐团演奏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味道,感觉是没有进入状态,命运的敲门声是如此的有气无力。后三个乐章则表现要出色的多,尤其是第二乐章的演奏,还是很有味道的。演出的整体速度偏慢,传说中与指挥是法国人有关。很抱歉,我没有记往指挥的名字。
中场休息时,由于看到中前排还有很多空位,所以就换了一下座位,挑了一个稍稍靠前的座位。其实中途离场的人还是很多的,所以买票而言,买最便宜和买最贵的票也没什么区别。
下半场的曲目是一组匈牙利舞曲和一组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对比上半场,下半场显得更加的平淡无奇。除于匈牙利舞曲的5号6号比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很特别的演绎听着要舒服一些以外,其它实在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作为菜鸟音乐爱好者的我,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当认真欣赏音乐时,平时觉得很好听很轻松的音乐,会变得很平淡,而平时觉得听着很费劲很难懂的音乐,会更体现出它的价值。由此联想到KTV唱歌,很些歌难度不大,旋律也很好听,自己演绎的也不错,但唱完了别说别人,就连自己也觉得很没劲。相反一些比较难唱的,即使唱破了音,照样掌声连连气氛热烈。
也许是下半场曲目太短,加演曲目史无前例的达到了6首。四首是施氏的波尔卡,一首是北京喜讯到边寨,结尾还是俗气无比的拉德茨基。不过气氛还算不错,掌声也很热情。最后一曲拉德茨基时,指挥还做了点小噱头,不但指挥观众鼓掌,还假装累倒了的样子,让乐团自己去发挥。
观众素质整体还是在预料之中,迟到、走动、手机铃声、相机闪光灯、说话声、坐不住的小朋友现场都不少见,似乎这些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至于鼓错掌,也就是说在乐章之间鼓掌,相当于喝倒彩,就更不足为奇了。虽然大屏幕和主持人都提示说“乐章之间请勿鼓掌”,但恐怕现场能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其实还不如直接在乐章之间直接用大屏幕显示“请勿鼓掌”,在乐曲结束时显示“请热烈鼓掌”来得更有效果。
上网看看,不少网友对高昂的官方票价颇有微词,的确,在这样的票价把古典音乐在中国放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听音乐,到底是一种大众的娱乐还是少数人的特权呢?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音乐会主办方不够厚道所致。像今天这样的乐团配置如果在德国,最高票价也就卖到30欧元左右,而这只是中国的最低票价。按照这样的票价,鼓错的掌的事,在中国再过五十年可能还是没法解决。